图书介绍
新中国国史教育士兵读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市:长春出版社
- ISBN:780604880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现代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中国国史教育士兵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
第一节 开创新纪元1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
二、《共同纲领》的颁布4
三、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及其特点6
四、“一边倒”的外交方针7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巩固9
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9
二、稳定物价的斗争11
三、巩固政权,“三套锣鼓一起敲”12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15
第一节 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15
一、合理调整工商业15
二、“三反”、“五反”运动16
三、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18
第二节 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奠基21
一、教育的革故鼎新21
二、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22
第三章 向社会主义过渡25
第一节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25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25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与形成28
三、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及其内容3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32
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32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及其优越性35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学习与批判37
第三节 国防和外交战线上的成就40
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开端40
二、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2
第四章 解决历史新课题的思路45
第一节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45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45
二、“民主要扩大”49
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53
一、“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与思想理论准备53
二、“八大”的理论成就56
第五章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和整风、反右运动的进行59
第一节 三大改造完成后的国际国内形势59
一、历史转折时期出现的新问题59
二、“社会主义无矛盾论”的长期影响61
第二节 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63
一、问题的提出和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63
二、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重要意义67
第三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基本方针的正式确立69
一、这一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69
二、“双百”方针的要点71
三、“双百”方针提出的意义及贯彻中受到的干扰72
第四节 整风运动的开展和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73
一、整风的部署和展开73
二、从整风转变为反右派斗争74
三、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75
第六章 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及指导方针的失误78
第一节 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78
一、毛泽东再次提出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方针78
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及其执行中的失误79
第二节 错误地发动大跃进运动81
一、严重浮夸的农业大跃进81
二、以全民大办钢铁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大跃进82
三、国民经济出现严峻形势84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85
一、人民公社的出现85
二、全国人民公社化86
三、理论上的失误与教训87
第七章 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中断90
第一节 初步纠正已经觉察的“左”倾错误90
一、对“左”倾错误的觉察和召开第一次郑州会议90
二、着重解决人民公社所有制问题,并解决高指标、浮夸风问题92
三、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的召开93
第二节 庐山会议由纠“左”到反右倾的逆转95
一、会议前期继续纠“左”95
二、纠“左”的逆转96
第三节 继续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98
一、把反右倾斗争推向全国造成继续大跃进98
二、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99
第八章 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101
第一节 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提出和初步贯彻101
一、农村人民公社的初步整顿101
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制定和调整工作的初步展开103
三、七干人大会的召开和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105
四、全面调整决策的确立和各个领域的全面贯彻108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09
一、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和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召开109
二、调整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112
三、“三五”计划的制定和三线建设的展开113
第三节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独立自主的斗争115
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的中国国际战略思想115
二、反对美国霸占台湾117
三、中苏关系的恶化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论战118
四、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121
五、对外关系的新进展124
第四节 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开展与失误126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126
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127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过火批判130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132
第一节 “文革”的酝酿与发动132
一、为什么会发生“文革”132
二、批判《海瑞罢官》点燃“文革”的导火索133
三、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和红卫兵冲上政治舞台136
四、造反浪潮席卷全国140
第二节 1967年的“全面内战”局面142
一、引起全面动乱的“一月夺权”142
二、大义凛然的“二月抗争”143
三、“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146
第三节 为稳定局势进行的种种努力147
一、毛泽东改正部分错误的部署147
二、全国革命委员会的建立149
三、工人、解放军宣传队进驻学校、机关149
第四节 国家建设事业遭到严重破坏151
一、颠倒是非的大批冤假错案151
二、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遭到严重破坏154
第十章 “斗、批、改”运动与林彪集团的覆灭156
第一节 “文革”错误路线的持续与发展156
一、继续推行“左”倾错误的“斗、批、改”运动156
二、肯定“文化大革命”的中共九大158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60
一、围绕修改宪法与召开全国人大进行的斗争160
二、惊心动魄的“九一三”事件162
第十一章 “文革”时期的经济和外交164
第一节 国民经济在排除干扰中缓慢发展164
一、大落大起的经济建设164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向全国167
三、大规模兴起的三线建设167
第二节 坚持反霸斗争与开拓外交工作的新局面169
一、承担巨大民族牺牲的援越抗美斗争169
二、抵御苏联霸权主义的军事威胁170
三、中美关系缓和与中日邦交正常化172
四、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173
第十二章 粉碎江青集团,结束“文革”灾难175
第一节 纠正“文革”错误的努力与受挫175
一、毛泽东、周恩来的纠正错误努力175
二、纠“左”努力受到挫折177
三、中共十大召开与“四人帮”形成178
第二节 挫败江青集团阴谋,召开四届全国人大180
一、“批林批孔”运动引起新的混乱180
二、挫败江青集团的组阁阴谋182
三、全国四届人大的召开183
第三节 邓小平主持1975年整顿184
一、整顿的开始184
二、整顿的深入和遇到的阻力186
第四节 “四五”运动和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188
一、“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形势逆转188
二、“四五”运动的爆发189
三、毛泽东逝世与粉碎“四人帮”190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的沉痛历史教训192
第十三章 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途195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195
一、面临的困难和拨乱反正的开始195
二、中共十一大、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的召开197
第二节 历史性转变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9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00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204
第三节 拨乱反正的基本完成205
一、平反冤假错案与社会关系的调整205
二、调整国民经济和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完成207
三、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08
第四节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210
一、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10
二、修订宪法与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的召开211
三、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213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的起步和全面展开215
第一节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215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验与推广215
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与乡镇企业的兴起218
第二节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220
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与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20
二、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221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起步223
第三节 对外开放国策的实施225
一、经济特区的兴建225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27
第四节 对外政策的调整与统一大业的推进229
一、对外政策的调整与对外关系的发展229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231
三、中英、中葡关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协议的签订231
四、海峡两岸关系的新进展232
第五节 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突破234
一、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234
二、“六五”计划的完成、“七五”计划的制定与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的召开236
三、治理整顿方针的提出238
四、1989年政治风波的平息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240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243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243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243
二、中共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246
三、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的召开250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新突破251
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51
二、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253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255
一、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255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256
三、法制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加强257
第四节 外交工作的新格局与确保香港平稳回归的努力259
一、九十年代外交工作的新局面259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261
三、确保香港平稳过渡的斗争263
第十六章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胜利迈向新世纪268
一、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制定268
二、举国哀悼邓小平272
三、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273
四、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76
五、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的召开280
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选编285
出版后记311
热门推荐
- 3189195.html
- 244515.html
- 2275492.html
- 3404999.html
- 1429673.html
- 1717552.html
- 3133317.html
- 3805723.html
- 3131740.html
- 22107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3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4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4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9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8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6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9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98.html